「我要控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童工 #童婚 #非法移民 #販毒 #孩童買賣 #貧窮。
副標很震撼,但是電影本身,導演沒有給太多煽動觀眾情緒的鏡頭。就好像一個連自己確切幾歲都不知道的小孩,無力地對抗這世界一樣。
欸!其實我們都很幸運。
儘管總會有難題,儘管會有低潮期,儘管都會有壓力。
------------小小的雷--------------
12歲的我們在幹嘛?
小學六年級,拍著畢業照,讀了六年的書,基本的文字、算數能力還有常識都具備著,等著進入下一個痛苦的階段。
黎巴嫩貧民窟的12歲小朋友們呢?
他們被迫長大,能想像一個小孩,帶著一群小小還在街上販售商品嗎?
童年沒有遊樂園,飽餐一頓是他們最大的期望。
因為父母沒有節育觀念,肆無忌憚地生小孩,卻又無法扶養,導致家庭失能
孩子們只能上街兜售、去雜貨店打工,來養活自己與弟弟妹妹們。
然後再親眼看著自己的妹妹被賣掉。
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要不要被生下來,所以,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但有人一出生就是沒有國籍的黑戶。
一對不愛小孩的父母與一個視子為命卻無能為力的母親成為強力對比。
電影看下來,感覺是整個結構的問題。大家都覺得童婚很正常,路上販售物品維生的童工也不在少數。
於是悲劇不斷地演了又演,就跟生孩子一樣,孩子死了,那就生一個來代替他。
我們的文化並沒有給我們這樣的環境。大家都是略有讀過書的人,識字率也算高。
所以我們很幸運,不用抱著弟弟妹妹走上街頭,乞討、叫賣、身上背著重重的東西去換錢,亦毋需擔心手足成商品被販售。
但不能否認的是,我們的文化確實也存在著問題。
進入電影院,銀幕開始有畫面,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孩子們怎麼這麼可愛。
下一個是,孩子們怎麼都這麼會演戲。
把難民、貧民,演得很是精湛,那種被迫長大的無奈也很傳神。
後來才發現,孩子們是難民,是住在貧民窟的住戶。
他們不是在演戲,只是在過著日常。
真的很佩服導演,角色中有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小男嬰,他在後半部出現的頻率非常高
不知道導演怎麼讓他做出這麼多符合劇情需求的動作的,真的很厲害!
(男主角真的超可愛的睫毛超長的!)
圖片來源皆取自於網路,如有不妥,煩請告知,謝謝~~